中国的“欧美”关
时间:2014-06-06 13:38:00来源:yinhecms 点击:0
发达国家在2014年将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尤其是美国。2014年下半年,美国GDP年化增长率至少在3.5%以上;欧洲在欧洲央行宽松政策的影响下,也会逐步恢复增长。欧美经济的复苏将带动中国出口,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而在资本市场,欧美央行上半年的政策变化,将会深刻影响全球流动性。美元升值已成定局,欧元会相对走弱,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带来的流动性会溢出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也会流向美国套利。美联储何时加息,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提高融资成本,又成为资本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对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造成影响,宽松政策带来的“热钱”效应,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央行的货币决策。
欧美反向
今年上半年,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都做出了货币政策的扭转性动作。今年上半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从持续四年多的扩大宽松转向缩减宽松货币规模,目前的购买规模已经从850亿美元减至450亿美元,如无意外,6月17日至18日的议息会上,美联储将会再次缩减100亿美元。
欧洲央行也在上半年扭转货币政策方向,只不过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方向相反。欧洲央行在6月5日的议息会上,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至零以下,并释放4000亿欧元更长期的再融资操作(LTRO)。
除了最受关注的货币政策之外,欧美政局、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也在不断改革。
政局的变动来自欧洲,欧洲议会在5月底进行了选举,极左、极右派的反欧盟势力在选举中实力大增。尽管支持欧盟的势力仍在议会中占主导地位,但反欧盟势力的增强会在未来的决策中发挥重大影响,比如在南欧国家应该先解决债务问题还是先解决增长问题这一点上。
金融市场的改革主要发生在美国。被称为比《巴塞尔协议Ⅲ》更严格的金融监管规则“沃尔克规则”生效,美国大银行正在撤销自由交易部门。美国监管当局还取缔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房地美和房利美(“两房”),代之以美国联邦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体系。
政策发力
欧美这些政策的影响将会持续到今年下半年,并且可能影响力越来越强。
按照计划,到2014年九、十月间,美联储的购债计划将完全结束。事实上,在6月17日召开的议息会上,关于何时加息以及何时开始缩小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会成为会议主题。一季度,美国经济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录得GDP环比下降1%的负增长。美国经济在一季度的不景气影响到了中国出口。3月,中国对美国出口环比季调下降2.4%。
所幸美国私人消费仍然活跃,为增长贡献了2.09个百分点;而最新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美国5月新增就业21.7万人,至此,美国在金融危机期间丢失的880万个就业岗位已经悉数补回来了。
数据提升了对美国经济的增长预期,进而提升了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目前,对美联储何时加息的预测并没有一致的观点,最早的预测是在今年年底,最晚在2015年7月。中金公司(CICC)预计,下半年的美国经济将会保持在3.5%的增长,而申银万国更乐观,其将美国二季度的增长预期调升一个百分点至4%,因为“进入4月以来,美国正在全球氛围内呈现出最为明确与稳固的复苏力度”。4月,中国对外出口增长了7%,其中,对美国出口大幅扩张,环比季调增长11.2%;对欧盟出口环比季调增长7.8%,高于3月份的6.9%。
尽管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已经缩小,国际投行的预测仅为0.2%,但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如果中国出口的增长能达到两位数,那么,中国经济的表现将会高于预期。经过调整后,投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大部分都低于7.5%。
欧洲的情况也将会改善。欧洲央行6月初做出宽松货币的决策,正是为了解决欧元区通货紧缩的问题,欧元区整体的复苏会在下半年好转。大量资金的注入加上今年10月份欧洲银行业联盟的成立,将提升欧元区的信心,拉动消费。
热钱逐利
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政策也会引发全球资金流动的变化,美元升值、欧元贬值已经成为定局。欧洲释放的流动性,会部分流入美国市场寻求活力。美国市场上,经济形势的好转已经拉动美国股市保持高位,投资者们也开始调整投资策略。
表现之一就是外汇投机客增持美元多头仓位;另一个更深刻的影响在债券市场。对基准利率上扬的预期会引发投资者从评级较低的公司债中撤资,转而投向更安全的资产。美国债券市场,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廉价资金,其中包括很多中国企业。基准利率上扬后,这样便宜的融资将很难寻找。
好消息是,欧洲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会部分溢出到新兴市场,改善新兴市场的流动性。对于中国来说,热钱可能会重新流入。据摩根大通估算,4月份热钱在中国流入转为流出82亿美元。2月时,热钱流入中国高达354亿美元。
随着美元升值,美国财政部可能会继续指责中国人民币问题。
上一篇:中外贸易摩擦加剧 向高端产品范围延伸
下一篇:欧洲进入“负利率”时代,或将引发全球经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