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黄岩模具行业协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栏目列表


外贸预警

中欧开启投资协定谈判具有里程碑意义


时间:2013-12-04 13:57:00来源:yinhecms 点击:0


第九届中欧工商峰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峰会闭幕式表示,在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双方就全面深化战略伙伴关系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并正式宣布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中欧成为全面战略伙伴已经十年,双方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技术来源地,中国常年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在去年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双方贸易总额仍达到5460亿美元,比十年前增长4倍多。今年前10个月,中欧贸易额为4561亿美元,同比微增0.5%,实现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欧贸易日益扩大,双方难免会发生贸易摩擦与纠纷,中欧围绕光伏产品发生的经贸摩擦曾引发全球关注。另外,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等综合因素影响,中欧贸易额同比有下降趋势。

  对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随着双方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双方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提升经贸合作质量,通过对话与磋商妥善处理贸易分歧,避免动辄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而导致“双输”局面。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在峰会上表示,双方应该共同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大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成功化解就显示了双方有能力、有智慧来管控贸易摩擦,维护合作大局。据悉,目前双方已就建立(经贸摩擦)预警机制进行了初步沟通。

  当前,中欧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集团,各自均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中国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欧盟正在加紧实施“欧洲2020战略”,推进结构性改革,两大进程存在诸多契合点,为中欧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双方不仅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巨大、比较优势互补,同时在科技、投资、城镇化等具体领域面临诸多合作机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此前表示,中方希望双方能够抓住机遇,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欧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可以预见的是,中欧双方只要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牢牢把握彼此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拓展合作领域,深挖合作潜力,中欧经贸关系一定能够实现新的发展。根据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预计未来5年将进口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5000亿美元,出境人数超过4亿,这为包括欧洲在内的国际社会带来了重大机遇。

  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取得了多项重要共识和丰富成果,向世界发出中欧合作共赢的强有力信号。双方一致同意发表并落实好《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宣布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积极探讨开展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力争到2020年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共同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

  正式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可以说是中欧经贸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数据显示,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每年接近5000亿欧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然而,与此极不相称的是:欧盟对华投资不到对外投资总额的2%,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也不到欧盟获得的直接投资总额的1%。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吴海龙大使此前曾表示,希望欧方尽快启动同中方的投资协定谈判,并着眼长远制定中欧战略合作规划,中方愿结合自身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打造对欧开放与合作的升级版,不断推动中欧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所以,在中欧贸易额度不断攀升的同时,也应关注到双方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潜藏的巨大空间。万季飞表示,双方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特别是城镇一体化方面有着众多利益契合点,扩大双向投资和高科技产品贸易潜力十分巨大。

  可喜的是,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欧贸易和双向投资呈现出较好发展势头。截至今年10月,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37869个,实际投入超900亿美元。今年前十个月,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2.26%;中国对欧盟投资几乎翻了一番,中国企业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的欧企合作,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亮点。

  峰会上,众企业纷纷表示这是一大利好。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部副主任李海翔说:“欧洲是国家电网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任何有利于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协议对我们来说都是好消息,要进一步放开投资尤其是对外商投资的审查,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也要得到好的对待。更好的环境、更开放的政策、更便利的人员流动将会使双方得到更大发展。”

  飞利浦集团公共事务部大中华区主管、副总裁佘端志表示,在华投资的欧洲企业非常看重双方政治经贸合作的政策大框架。中欧协定将会极大促进双边的投资,欧洲在中国的投资将从更好的气候中获益,中国企业在欧洲也将得到更好的对待。

  因此,达成一个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利于促进双向投资的增长,也有利于发展双向平衡的中欧经贸关系,最终每个人都会从中获益。

  据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透露,这一协定一旦达成,将作为一个总文本代替当前欧盟成员国与中国之间的27个双边投资协定,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各个市场提供方便。



上一篇:2014年全球经济不会太坏

下一篇:外贸顺差激增人民币汇率又飙新高

Copyright© 2014 黄岩模具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6-84223311 传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sitemap 模具网 外贸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