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7 10:14:00来源:未知 点击:0
甘露先后26次代表中国海关参加世界海关组织的相关会议。2014年,她当选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工作组主席,2016年她又当选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审议分委会主席——甘露是首位担任这两个职务的中国人。
在世界海关组织这个国际舞台上,作为中方代表,甘露见证了中国在国际规则上从普通参与者,发展成为国际机制的创建者、主导者的转变,把国家利益写进国际贸易的规则当中。
2017年5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甘露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甘露是全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中心广州分中心的副调研员,她还有一个身份,是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审议分委会主席。
2000年,甘露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广州海关。随后,有着专业技术背景和外语基础的她,被选调到海关总署协调制度技术委员会国际业务组工作,开始作为中方代表亮相世界海关组织。
协调制度的全称是“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该制度将国际贸易商品进行归类划分。世界各国生产的商品千差万别,在与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不同的商品对应不同的关税和管理政策。甘露在广州海关主要从事商品归类工作,在世界海关组织,甘露多次代表中国提出对协调制度的修订意见,帮助中国商品走向世界。
甘露先后26次代表中国海关参加世界海关组织的相关会议。2014年,她当选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工作组主席,2016年她又当选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审议分委会主席——甘露是首位担任这两个职务的中国人。
在世界海关组织这个国际舞台上,作为中方代表,甘露见证了中国在国际规则上从普通参与者,发展成为国际机制的创建者、主导者的转变,把国家利益写进国际贸易的规则当中。在十九大召开前夕,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甘露。
南方周末:你在海关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甘露:以前主要做商品归类。各地海关遇到一个商品不知道归到哪一类就会递交到我们这里。比如苹果手表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是按手表归类还是按手机配件来归类,因为它既是一个戴在手腕上显示时间的手表,但是又必须和手机捆绑使用,我们就来研究它应该归到哪一类。
再就是做商品归类的监控。有一次,我们发现一个国有企业在进口商品存在归类上的差错,有的设备不能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后来通知对方补征税款1636万元,为国家挽回了经济损失。
商品归类在海关属于带有一定技术性的工作,需要一定学科背景的人来做。比如化工产品的进口,就需要有一定化学背景的人来做归类。我主要做机电产品的归类,我以前是学仪表的。
现在做得更多的是中国海关商品归类的国际事务。在国际层面上,海关有个政府间组织叫世界海关组织,世界海关组织下面有一个协调制度委员会,可以把它看作是商品归类行业的“联合国”,参加这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遇到商品归类方面的问题会提交到协调制度委员会去,大家来讨论,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就大家来投票表决。
2004年海关总署成立了协调制度技术委员会国际业务组,主要负责国际上的商品归类事务,它的秘书处设在我们广州归类分中心,我们在牵头国际业务组的工作。
南方周末:你是从部队转业到海关工作的。海关的同事说看到你刚转业过来时一有空就拿着英语书在背,外语基础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
甘露:我是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在部队做老师,教电工电子的课程。转业来海关后,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岗位,就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一样,并且当时年龄也开始大了,不像年轻人是一切从零开始。
大学的时候就对英语挺感兴趣,学得还不错,之后也一直没有落下,虽然在部队用不上,但是自己也坚持了下来。一直都挺喜欢英语的,觉得需要学点新东西嘛,语言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能利用它来认识另一个世界。
现在工作就要经常用到英语了,在布鲁塞尔世界海关组织开会的时候,工作语言就是英语。那边官方语言有两个,英语和法语。
南方周末: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审议分委会主席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甘露:这个角色的任务是主持会议,这和我以前仅仅是作为中国代表去参会的立场就有些不一样,主持会议就必须是非常中立的。
主席需要领导会议的讨论、控制会议的进程、解释会议的规则,如果有哪个国家的代表不清楚情况,就要向他做解释,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就要进行总结,尽量让各方达成一致的意见,如果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也要把不同意见总结出来。
当一件新的商品归类被某个国家提交时,可能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当争议产生时,协调制度委员会就相当于国际法庭,为各国提供技术层面的解释。”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推选你当主席呢?
甘露:能够当选我觉得一方面是我们参与的态度比较积极,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技术水平过硬。中国海关派我去参加协调制度相关的会议,已经坚持了好几年,我们的态度一直很积极的,积极参与各个议题的讨论。
同时也是世界海关组织对中国海关的归类技术、协调能力,以及对议事规则的掌握的认可。每次议题都要讨论非常多的商品,在对协调制度目录的修订上,我们的观点言之有物,虽然不是每次都正确,但至少大部分是有理有据的,大家当然会对我们的技术水平有认可。
南方周末:协调制度和商品归类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甘露:我们海关把协调制度称为世界贸易的通用语言。它不仅仅用在海关的进出口上,而且用在了全球贸易中间。凡是加入《协调制度公约》的成员国就必须以《协调制度公约》附的商品目录作为自己国家税则和统计目录的基础。
商品目录上有编号,一个商品的名称对应一个编号,比如说编号8471对应的是计算机,条文名称叫做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所有加入协调制度的国家,在自己本国的税则里面,8471都代表计算机。比如美国在进出口的时候,美国海关给商品编号为8471,那其他国家就知道美国认为这个产品是计算机。再往下又分类出更多的商品,847130就对应手提电脑。
iPad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争议它到底是手提电脑还是游戏机。有很多人认为iPad主要还是拿来玩游戏的,不应该作为手提电脑来归类,但是后来我们经过讨论和研究后,分析了它的各种性能,把它和计算机来比较,最后还是把iPad归类为手提电脑,给它编号为847130。
归类为不同的商品,背后对应着不同的税率和监管条件,对经营证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另外还有很多贸易协定的签订,也是以协调制度目录为基础的,比方说我们和东盟去谈判,我们要求哪些商品要降税,就会具体到一个个商品编码,用编码来代表商品,这样大家就很清楚我们大家在讲一个什么商品,把商品范围确定了,大家才好谈嘛。
它现在不仅仅用在贸易谈判、协定税率的签订上,还用于环境保护当中。比方说联合国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控制破坏臭氧层的物质。议定书上想要控制的物质也需要把它加入到协调制度里面来,为这些物质列一个编码的话,全球范围内就容易对这些物质的生产和贸易进行监控了。
南方周末:你带领的中国海关团队在协调制度会议上提出的所有提案最后都通过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甘露:中国提出提案还算是处在起步阶段吧。但是我们提出提案的态度都很慎重,是在经过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后才会提出来。协调制度每5年修订一次,中国一共到现在提出修改协调制度的提案共有7个。我们在2012年版提出了两项修订,在2017年版提出了5项修订。都能获得通过,也说明了我们提出的提案都具有很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南方周末:在世界海关组织开会的时候,各个国家之间的争议多吗?
甘露:争议肯定是非常多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提到世界海关组织那里。但是那里是个比较外交性的地方,表面上各国代表的态度都还可以,不过底下也是暗流汹涌。尤其是遇到那种模棱两可的商品,如果贸易量非常大、对产业影响非常大的,争议会非常激烈。
不过剑拔弩张的场景并不多,因为在协调制度上,是需要用技术来说话的,讲话需要有理有据。有时中国提出的修改意见也会遭遇一些国家的反对,不过主要还是出于技术上对商品认定的质疑。
南方周末:在参与世界海关组织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所变化?
甘露:我们提出的提案,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都在不断提高,我们现在着手做的是协调制度2022年版的修订,有两个议题已经成功提出了,而且涉及的商品都是比较复杂的。目前还有4个准备提出,还在进行讨论中。
此外我们也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我是被推选出来的其中一份子。我身边有个做商品归类的年轻同事,前不久在世界海关组织秘书处的税贸司担任了联络员的职务。而且,世界海关组织税贸司的司长和执法便利司的司长都由中国人在担任,这两个岗位在世界海关组织都很重要。中国人在这个相对小的国际组织里面都开始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职务。
我被选为协调制度审议分委会主席也是很好的例证,各国海关都在非常积极地争取这个岗位。如果能够选上,各国海关也都觉得是一种荣誉。从副主席到主席,我的岗位也越来越重要。
和以前比,我们参与协调制度修订的力度也大大提高。在2007年左右,中国才对协调制度提出第一个修改意见,中国是1992年加入的协调制度公约,那么久只有这一项。中国提出的修改提案数量在逐渐增加。
近年工作中,也能越来越明显感受到中国正在全球化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在环保、科技创新等议题上,我们开始更主动地表达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
南方周末:中国提出的修订意见越来越多。有没有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上的一些变化?
甘露:我们能够提出越来越多的修订意见,是来源于我们国家企业生产和贸易的需要。中国的企业和产品要走向世界,就会产生这种需求,这种需求越来越多,还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前有些产品我们中国生产不出来,现在一下子生产的体量变的很大,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商品,对我们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南方周末:你和团队是怎么在世界海关组织上争取国家利益的?
甘露:协调制度就是一个商品目录,目录就是规则。我们参加协调制度委员会,就是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对商品的分类有不同的看法。大家根据各自的产业利益,对协调制度提出意见,把国家利益写进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
中国海关在征求对协调制度修订意见的时候,国际竹藤组织找到海关总署关税司的副司长,他们提出来需要为竹制产品单列一些子目。在协调制度中,竹制产品是归在木制品那一章的,把竹制产品视同木制品来归类。但是竹子这种材料生长过程很快,可以代替传统木材,用竹子来做家具的话可以减少木材的用量,对于保护森林有积极的意义。
当时欧盟正准备实施木材法案,对木制品进口到他们国家在来源上会有一些限制,会对我国竹制品的出口贸易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就希望把竹制品和木制品区分开来。我们向世界海关组织提出为竹制产品单列子目,把比较重要的竹制品单列了出来,比如竹制地板,最后获得了通过。
南方周末:当选十九大代表经历了什么过程?
甘露:是组织按照程序一步步推选出来的。今年年初,单位开始推选代表,要求上报一些材料。我当时还在世界海关组织开会呢,回来后听说把我的材料报上去了。
后来就通知我参加广东省代会,我是在省代会上被选为十九大代表的。我是一个来自基层的党员,能够参加咱们党最高级别的代表大会,觉得非常光荣,心情也很激动。
南方周末:我发现你参加省代会的时候还穿的海关制服。
甘露:对。我是来自海关的代表嘛。参加十九大我也会穿海关制服。据我所知,除了海关总署的领导外,十九大党代表中海关系统就我一个基层代表。
南方周末:是第一次当党代表吗?怎么理解这个新的身份?
甘露:是的,我是第一次当选党代表,我首先要不断学习如何履职。我的理解是,作为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是第一位的。我来自基层,希望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大会上,再就是认真学习大会的精神,带回我们基层。
党代表的身份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责任。我主要关注的还是海关的国际事务,现在我们国家坚持开放发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中国企业也正迫切地走向世界,咱们也要从参与国际事务到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这就需要有更多熟悉国际规则、熟练应用国际规则的专业人才。我们国家需要培养更多这样的人才,希望国家能更加关注,有更多地投入。
南方周末:在日常生活中,最关注哪一类社会问题?
甘露:我比较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近几年中国的环保治理力度非常大,老百姓都非常关注环保问题,环保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中国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我的工作也涉及到环保方面,像刚刚讲到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为了控制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我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为环境保护也贡献一份力量。
下一篇:开启新时代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