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4-12 15:45:00来源:未知 点击:0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5.9%。其中,出口3万亿元,下降4.2%;进口2.2万亿元,下降8.2%;贸易顺差8102亿元,扩大8.5%。
3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8.6%。其中,出口1.05万亿元,增长18.7%;进口8555亿元,下降1.7%;贸易顺差1946亿元,去年同期顺差为146亿元。
一、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1、进出口整体延续同比下降走势,经季节调整法调整后出口呈现逐月回稳势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延续同比下降的走势。从各月情况看,经季节调整法调整消除春节长假因素,1月、2月、3月进出口同比分别下降6.7%、2.9%和3.3%;其中出口同比逐月回稳,分别为下降4.2%、下降0.8%和增长0.9%,进口同比分别下降10.3%、5.5%和8%。
2、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有所提升。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91万亿元,下降4.9%,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9%,比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3、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一季度,我国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及、印度和俄罗斯等出口分别增长26.4%、16.6%、6.3%、6.1%和6.2%。同期,我国对欧盟出口下降1.4%、对美国出口下降3.4%、对东盟出口下降8.5%,合计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6.7%。
4、民营企业出口占比继续保持首位。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2万亿元,增长3.6%,占我外贸总值的38.2%。其中,出口1.39万亿元,增长2.4%,占出口总值的46.1%,超过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比重,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居首的地位;进口增长6.5%,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增长态势。
5、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74万亿元,下降4.2%,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7%。其中,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长3.3%,蓄电池出口增长2.7%,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10.9%。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6225.2亿元,下降1%,占出口总值的20.7%。其中,纺织品、玩具、塑料制品出口增长。
6、铁矿石、原油、铜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持续低位。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2.42亿吨,增长6.5%;原油9110万吨,增长13.4%;铜143万吨,增长30.1%。同期,进口煤4846万吨,下降1.2%;成品油775万吨,下降1.9%;钢材313万吨,下降3.3%。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1.5%。其中,铁矿石进口均价同比下跌30.8%,原油下跌37.2%,成品油下跌25.9%,煤下跌23.6%,铜下跌17.1%,钢材下跌11.3%。
此外,一季度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4.2%,由此测算,今年一季度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08.2,意味着我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多换回8.2%的进口商品,表明我国贸易价格条件继续改善。
7、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回升。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1.6,较上月回升0.3,表明二季度我国出口有望逐渐回稳。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3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和经理人信心指数均有所回升。
二、影响当前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一是政策利好。去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稳定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优化贸易结构,推进贸易便利化,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等等,可以说千方百计在各方面为对外贸易创造条件。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有利于稳定企业预期,降低汇率波动风险,进出口环节收费得到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企业负担逐渐减轻,随着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和红利释放,这些都将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合作广泛,我国多边和双边经贸合作布局更趋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签署并实施了14个自贸协定,涉及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15年我国与韩国、澳大利亚签署并实施双边自贸协定,与东盟完成自贸区升级谈判,并签署升级议定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此外,我国与美国、欧盟以及亚非拉的主要国家继续加强经贸和投资领域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为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增长3.9%,对瑞士出口增长9.1%。
三是信心增强。国内制造业出现积极变化,出口经理人信心增强。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也都回升到50%以上。此外,我署对近3000家出口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6.1,比上月回升3.4,新增出口订单指数35.7,回升3.8,经理人信心指数40.2,回升4.7。
2、不利因素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依然较大。例如,我国与欧盟、美国和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均有所下降;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下降9.1%和16.9%;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1.6%。除了全球贸易延续萎缩态势的因素外,主要还有以下两大不利因素。
一是世界经济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和货币战重启将加剧国际金融市场 动荡,并可能对部分国家带来较大冲击,全球经济运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同时,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将对全球经济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一旦地区局势紧张恶化,将影响投资者信心,全球贸易可能进一步陷入低迷。
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制约我国出口。面对疲弱的市场需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我国成为当前遭遇全球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之一。
下一篇:3月份浙江外贸出口回暖